何以薄雾对华年

好女孩上天堂,坏女孩去剧场

《贝多芬》

2020.12.27晚  虹桥艺术中心

我朋友看完以后和我说,这个剧啊,她睡得还挺香,我当时惊呆了——这也睡得着。就……很难想象,这个剧里的歌,高音是在1688批发的吗???今天看的另一部剧没有高潮,这部剧简直全是高潮,一场下来,几乎每一首歌都情绪饱满慷慨激昂,听到我快出心脏病了;最可怕的是贝多芬失聪那一段,为了表现他的耳鸣居然放了三段蜂鸣声,当时一手望远镜一手手机,完全没办法捂耳朵,险些活生生被送走。

虽然开篇就是吐槽,但这部剧也并非全无是处,剧情设置上,童年的贝多芬和父亲、侄子卡尔和中年贝多芬的平行互文;玛丽和贝多芬一生相互激励的友谊;以及玛丽单独的故事线,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出彩的部分,但是,优秀的片段组合起来,并不一定会是一个优秀的故事。90分钟的时间塞下一个艺术家跌宕起伏的一生其实并不容易,而取舍不当详略不宜便使得整个故事宛如二倍速。最好笑的是,这个剧,看到我做老师时候的职业病快犯了,就想给每段取小标题——“童年学艺”“初露锋芒”“失聪折戟”“初遇玛丽”……每首歌都像是自然段,而我忍不住给自然段分层。

其实这一次来讲,全员的表演都是在线的,但这剧真的太费演员,几乎每一首歌都感情浓烈饱满,冲突浓重,以至我见贾凡不是贾凡、见润桐不是润桐,在加上孙豆尔老师,仿佛台上是三个炮仗成精,除了关心三位老师的嗓子还好嘛,我还特别想问问,贾凡的膝盖还好嘛?这一场下来,真是结结实实跪了很多次,我脑海里直接浮现了一个词——掷地有声。

尽管全员都是在线的,但非得排个先后的话,以我个人感受,无疑是润桐的表现更优一些,这一场贾凡和孙豆尔各有一处口胡,其实按我个人的理解,舞台表演尤其情绪到了,因为激动导致偶有口误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,在剧情和情绪之内,偶然的破音、或者一两个字的小错误应该允许存在,所以很希望演员不要卡住,可以毫无负担的继续下去。

青年贝多芬和卡尔两个角色,我个人认为在演绎卡尔的时候,贾凡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一点,很奇异,他自身气质上始终有一种纯然的少年感,以至于去贴合这个角色的时候并不违和。而且相对青年贝多芬的唱段,卡尔的唱段里宛如批发的高音还是少了一些。我不好说频繁的高亢的唱段是不是在他的舒适区里,虽然他确实能够做到,但一方面我还是会觉得确实没有那么自如,另一方面,演员舒不舒适我不知道,我大抵是不太舒适的。

这场连带其他剧目下来发现一个点,孙豆尔的台词功底真的还不错,这场在唱上也是可圈可点,尤其是结尾和玛丽跨越时空生死的对话,没有狂轰滥炸的唱段,我终于缓缓的深深的舒了一口气。

小演员给我的感受就是,小孩子们现在都这么厉害了吗?!之前《音乐之声》也是如此感叹,这一场仍然忍不住如此感叹。

尽管某些片段的故事和人物设置很好,但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说,一部剧,一部音乐剧的词,不能至少不该这样白,前面看到了吐槽说是“奇奇怪怪的翻译腔”之类的,但我觉得不是,它就是白,大白话,倒不是要求声韵平仄骈散,但是不是应该试图努力考究一点点啊?

本场带孩子来的家长很多,但让我觉得尤为开心的是,这一场没有小孩子大吵大闹,都算是安静的在看(不排除我被高音震聋了的情况😂)但另一个值得吐槽的点是——我不是说这部,我是说现在很多剧的场刊,定价着实离谱。

评论